商业秘密小知识 (二)
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小知识 01 如何合法获取商业秘密?< 02 哪些保密措施是“合理的”?< 商业秘密小知识 ▼ 1.如何合法获取“商业秘密”? <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合法获取商业秘密:(1)反向工程。公民、法人通过对从市场上购买或者其他合法渠道取得的产品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推知该产品的具体商业秘密技术方案,不构成侵权。(2)获得实施许可。他人取得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受让或者实施许可后,即可依照实施许可的约定,使用商业秘密。(3)权利人泄密。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其所拥有的商业秘密未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导致秘密泄露,则商业秘密将失去法律的保护,他人获得后加以利用,不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4)独立开发。公民、法人经过独立的技术开发,获得的商业秘密,即使与他人的商业秘密相同或近似,也不构成侵权。(5)善意取得。取得人主观上并非有意取得该信息,而是由于商业秘密权利人的疏忽,使取得人无意中了解了该信息,且无保密义务,故取得人对商业秘密的使用不构成侵权。(6)其他合法渠道获得。如权利人主动公开或者侵权行为导致商业秘密公开等。2.哪些保密措施是“合理的”?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规定》第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足以防止商业秘密泄露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权利人采取了相应保密措施:(1)签订保密协议或者在合同中约定保密义务的;(2)通过章程、培训、规章制度、书面告知等方式,对能够接触、获取商业秘密的员工、前员工、供应商、客户、来访者等提出保密要求的;(3)对涉密的厂房、车间等生产经营场所限制来访者或者进行区分管理的;(4)以标记、分类、隔离、加密、封存、限制能够接触或者获取的人员范围等方式,对商业秘密及其载体进行区分和管理的;(5)对能够接触、获取商业秘密的计算机设备、电子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软件等,采取禁止或者限制使用、访问、存储、复制等措施的;(6)要求离职员工登记、返还、清除、销毁其接触或者获取的商业秘密及其载体,继续承担保密义务的;(7)采取其他合理保密措施的。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信息 成都市保密协会CDCA2019 文案来源:《保密工作》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