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贯彻落实保密法
你我都是保密人
【新法解读】国家秘密(二)
第十四条:国家秘密密级
第十五条:保密事项范围
第二十条:国家秘密保密期限
国家秘密知识(二)
第十四条:国家秘密密级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新法解读
1
关于国家秘密密级的规定
一、国家秘密的密级,是按照国家秘密事项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联程度,以泄露后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为标准,对国家秘密作出的等级划分,将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实行分级管理,有利于突出重点,按照密级高低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也有利于对外交往与合作中实现对等保护。
二、从泄露后的损害后果考量,规定了区分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的原则和标准,为确定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提供了依据。“特别严重的损害”,一般是指泄露后会破坏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威胁国家政权巩固,或者使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等遭受巨大损失,其影响一般是全局性、战略性的。“严重的损害”,一般是指泄露后会使某一领域内的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其影响一般是较大范围的。“损害”,一般是指泄露后会使某一方面的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失,其影响一般是局部性的。
第十五条:保密事项范围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以下简称保密事项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单独或者会同有关中央国家机关规定。
军事方面的保密事项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保密事项范围的确定应当遵循必要、合理原则,科学论证评估,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
新法解读
1
关于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
一、保密事项范围的缺点、变更和解除国家秘密事项的具体标准和依据。
二、授权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单独或者会同有关中央国家机关,规定、修订、解释保密事项范围。保密事项范围一般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牵头,分别与有关中央国家机关规定,这是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能够较为全面、准确掌握本行业、本领域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国家秘密事项。
三、授权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军事方面的保密事项范围。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由其规定军事方面的保密事项范围,更具有操作性。
四、确定保密事项范围应当遵循必要、合理原则,科学论证评估。“必要”,要求确定保密事项范围应当以保密法、国家安全法确立的国家安全和利益领域为基准,不得超过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必要限度,准确划定本行业、本领域符合国家安全内涵要素的具体事“会项,做到国家秘密最小化,防止保密事项范围偏宽、密级偏高。理”,要求确定保密事项范围时应当进行利益衡量,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审慎把握密与非密的界限,确保该保的保住、该放的放开。“科学论证评估”,要求确定某行业或者领域保密事项范围时,应当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对本行业、本领域符合保密事项范围的事项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意见,全面评估具体事项泄露后是否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综合考虑与相关行业、领域保密事项范围的协调衔接,在此基础上起草该行业或者领域保密事项范围。
保密事项范围应当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情况变化”,主要包括保密事项范围内容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保密事项范围内容与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合、因机构改革或者调整影响保密事项范围适用等情形。“及时调整”,是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单独或者会同有关中央国家机关,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修订保密事项范围,取消不再需要保密的事项,变更有关事项的密级、保密期限,增补新出现的国家秘密事项。
在有关范围内公布保密事项范围是规定定密工作,加强定密监督的需要。
第二十条:国家秘密保密期限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新法解读
1
关于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
一、确定保密期限,应当根据国家秘密事项的类型性质、重要程度、时效需要及其他制约因素,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将保密期限规定在明确的时间内。在确定保密期限时,能够确定具体期限的应当予以明确。
二、对不同密级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分别限定了最长时限,即绝密级不超过30年,机密级不超过20年,秘密级不超过10年。
三、明确保密期限的3种具体表现方式,分别是保密时限、解密时间、解密条件。保密时限一般应当以日、月或者年计,如规定具体保密时限为5年,则从制发之日起满5年的,该秘密事项保密期限即届满;解密时间为具体日期或时刻,如规定某一秘密事项的密时间为2030年5月1日,则到2030年5月1日该秘密事项保密期限到期。
四、特殊解密条件,即国家秘密事项经正式公布即视为解密。一般情况下,国家秘密需经法定程序,解密后才能确定是否公开。
本文编辑:郭小欢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信息
成都市保密协会CDCA2019